close
(轉載)
民生報記者鄭朝陽/報導
一年至少有5個月供應大台北飲用水的南勢溪,長期接受沿岸排入的生活汙水,汙水中含有大量洗潔劑所含的界面活性劑,這些界面活性劑若不能被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,不論殘留在河川底泥或進入人體,都是危害生態和健康的「環境荷爾蒙」,輕者造成皮膚與肝腎病變,重者可導致基因突變,不可不慎。

「環境荷爾蒙」是各種化學用品成分的總稱,由於人們大量使用農藥、清潔劑等化學藥劑,使各種化學物質殘留在土壤和水中,上百年都代謝不掉,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,不但會導致基因突變,更會嚴重破壞人體健康。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主任陳健民說,相關研究懷疑現今孩童罹患過動症、內分泌失調、癌症的比例愈來愈高,源頭可能就是環境荷爾蒙,而界面活性劑是其中一項。

日常生活常用的沐浴乳、洗髮精、牙膏等發泡型清潔用品,幾乎都含有界面活性劑,台灣非離子界面活性劑每年使用量約4萬6000噸,只比日本少2000噸,但日本人口是台灣的5倍多,可見台灣使用清潔劑相當氾濫。

石化業製造的界面活性劑有一類含「壬基苯酚」,就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,當它流入河川、海洋,可能會讓魚貝類產生雌雄同體的基因變異,水鳥吃下這種魚蝦貝類,也出現過同性共巢,而國內外學者從田野採樣調查結果發現,這些環境荷爾蒙已造成鱷魚和福壽螺基因突變、陰陽錯亂現象,如果不設法改善,人類也將遭殃。

學者還發現,國內多條河川和港口釣起來的魚,體內所含的環境荷爾蒙有些已超過衛生標準1倍,這也可能是界面活性劑所致,建議釣友少吃。

【2005/08/12 民生報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rballandand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